Wednesday, April 12, 2006

長短略-易略(周鼎珩教授)


[1]分合略 [2]動靜略 [3]進退略 [4]多寡略 [5]同異略 [6]虛實略
[7]反復略 [8]假托略 [9]長短略 [10]通塞略 [11]取與略 [12]公私略
[13]順逆略 [14]是非略 [15]利害略 [16]隱顯略 [17]趨避略 [18]寬狹略
[19]視聽略 [20]專眾略 [21]勞逸略 [22]恩怨略 [23]遠近略 [24]馴傲略
[25]警懈略 [26]甘苦略 [27]錯對略 [28]損益略 [29]乘除略 [30]緩急略
[31]主客略 [32]前後略 [33]一統略 [34]慶弔略 [35]闢闔略 [36]鉤拒略


長短略一稱「長短術」,是中國傳統謀略學的一部分,它只是一種權術,或稱政治手腕。可運用於日常生活,舉凡交友處世,或經商貿易,無論商場戰場,都可供參考。

[1]分合略
分之合之,其形立見,合之分之,其勢立變,幸其敗也,抑之以分,圖其成也,提之以合,然所貴者,反用分合,佯為之合,合而反分,佯為之分,分而反合。

[2]動靜略
動極則靜,靜極則動,動以成靜,靜以成動,故以靜為動,其動日強,以動為動,其動日弱,而以動馭靜,靜而可久,以靜馭動,動而可大。

[3]進退略
以進為進,其進不守,以退為退,其退必敗,以退為進,退以成進,以進為退,進以成退,進之者二,退之者一,進退相衡,尤貴機先,機先一失,則進退兩難矣。

[4]多寡略
眾情紛紜,以多辨寡,敵勢洶湧,以寡制多,蓋順而數之,則多為貴,逆而數之,則寡為尊,以多辨寡者,順用其多也,以寡制多者,逆用其寡也。

[5]同異略
欲得其精,則求其異,欲成其大,則求其同,同異二者,非必自然,可意為之,然而用之不善,同則必流,無以自主,異則必乖,不免於亂,故應同中有異,異中有同。

[6]虛實略
含沙射影而成瘠,李廣射石而沒矢,影本虛也,以人視之,則虛者實,石本實也,以虎視之,則實者虛,故虛實因情而異,虛者實之,實者虛之,斯得之矣。

[7]反復略
因其所反,施之以復,已得其復,斯失其反,由水登陸,便捨其舟而御驂,由陸涉水,又脫其驂而乘舟,反復其道,固如是也。

[8]假托略
此如不及,假之於彼,彼如太過,托之於此,一不可制,假之於二,二不可制,托之於三,假之於甲,資以變乙,托之於乙,資以變丙。

[9]長短略
以長攻短,是為鬥力,以短攻長,是為鬥智,以敵之長,攻敵之短,以敵之短,攻敵之長,則為鬥之以神。

[10]通塞略
搖鐘伐鼓,聾者弗覺,以手喻形,其解捷矣,烈炬燃黎,瞽者弗辨,以聲相步,其趨急矣,智之所塞,而竅之所通,去其所塞,施其所通,則得之矣。

[11]取與略
物生於愛,情至亦至,物弊於玩,情去亦去,將欲取之,必固與之,與之者切,取之必豐,與之非術,怨之府也,取之以道,恩之府也。

[12]公私略
權衡之設,本為公也,有欺其輕重,資以成私,如為之防,而防之者又以防成私,
故善閉無關鍵,不以私去私。

[13]順逆略
順勿失勢,失勢則敗,逆勿犯勢,犯勢則亡,故勢順也,正以迎之,花逢春發,月至望圓,其勢逆也,側以進之,鳥遇逆風,折翼而飛,人登危坡,側身而上。

[14]是非略
是中有非,非中有是,因是因非,而分彼此,以是成是,其是不顯,以非成是,其是乃著,以是破非,其非猶張,以非破非,其非必亡。

[15]利害略
利之小者,能掩大害,害之小者,能隱大利,蓋大害必有小利為之媒,大利必有小害為之倪,是在察乎利初,媒不能惑,晰於害後,倪不能撓。

[16]隱顯略
鬼神莫測,令人敬畏,造化無形,令人崇仰,老子曰善行無轍跡,故隱之即所以顯之,凡物之理,無隱不顯,凡物之勢,顯而必隱。

[17]趨避略
趨利避害,人之常情,惟聖人因避成其趨,而眾人以趨失其避,趨非直趨,避非直避,一趨一避,惟曲是尚,子產因辭邑成其受邑,晏子以辭室成其受室,曲以行之,其徑反直,直以行之,其徑反曲。

[18]寬狹略
平易則寬,寬則勢大,矜驕則狹,狹則局小,操瓢汲海,水不盈升,操畚掘山,土不盈擔,海非不闊,山非不高,器不足耳,故以爵祿羈縻天下,而矜驕自恃,不如禮德之為愈也。

[19]視聽略
耳目以形用者,窮於一室,以神用者,遍於八荒,故聖人不以目視,而以神視,不以耳聽,而以神聽,神之所據,宇宙之理,人物之性也。

[20]專眾略
有以眾勝者,有以專勝者,譬諸於射,三軍以百矢齊發,無不中也,由基以一矢獨發,亦無不中也,眾可成專,專可當眾,故不得其眾,應求其專,不得其專,應求其眾。

[21]勞逸略
人若與驥相競走,則人不勝驥,居於車上而任驥,則驥不勝人,故為治者,貴能以我之逸,御彼之勞,以彼之勞,成我之逸。

[22]恩怨略
害生於恩,情生於怨,管仲射鉤以殺桓公,而齊因之霸,易牙殺子以食桓公,而齊因之亂,故於恩者應防其害,於怨者應結其情。

[23]遠近略
遠可以觀其廣,而不及於微,近可以察其微,而不及於廣,又凡情之所牽,遠覺其親,勢之所趨,近生其玩,故聖人以遠處近,以近處遠。

[24]馴傲略
狎獸者,乃欲掩獸者也,驅鳥者,必非羅鳥者也,故凡足恭仰承,必懷圖謀之私,倔傲相對,反具成全之德,馴宜閑之,傲宜納之。

[25]警懈略
山雀圍繞,可困猛虎,蜂蠆發毒,可死壯士,山雀固微,以其警也,壯士固勇,以其懈也,故警則雖弱而奏功,懈則雖強而招敗,唯警與懈,機之所在。

[26]甘苦略
道旁之李,其味本苦,群兒爭食,卻以為甘,智者因之,乃甘其所苦,苦其所甘,榮之以譽,驅之於死,至死而民弗怨。

[27]錯對略
兩者相錯,可互為用,過則入之,不及容之,兩者直對,中無迴旋,勢均力敵,必起爭執,錯之與對,枉直之道也,老子曰枉則直。

[28]損益略
同是風雷雨露,發育成長,固由於是,摧殘削弱,亦由於是,故智者執此為術,佯以益之,實則損之,而愚者不知,欣欣然樂而受之也。

[29]乘除略
天地之數,有乘有除,ㄧ核乘之,敷為萬莖,萬莖除之,收於ㄧ核,大衍之數,乘數也,歸奇之數,除數也,故乘之以觀其妙,除之以觀其竅。

[30]緩急略
情境雖急,而心不急,則急而不亂,情境雖緩,而心不緩,則緩而不怠,因急而亂,必至僨事,因緩而怠,必至誤事。

[31]主客略
釣者得魚,而魚死之,弋者得鳥,而鳥死之,一得一失,主客之勢不同耳,故凡勢之得失,在握其主,勿淪於客,主則為釣不為魚,客則為鳥不為弋。

[32]前後略
火烈於前,必衰於後,水湧於前,必竭於後,盈虛消息,萬有皆然,卦至上爻,從無不變,故善計者不豪於前,謀富於後,善戰者不捷於前,謀勝於後,善治者不張於前,謀成於後。

[33]一統略
宇宙有始,始必有一,宇宙有成,成必有統。故一先於統,統成其一;不一則乖,斯喪其統。無統則亂,烏定於一?故不一不統,不統不一。天得其一,以統星辰,地得其一,以統生靈,人得其一,以統身心。故一之則統,統之則一;天一之統,統於天時,地一之統,統於地利。人一之統,統於人和。故一而震出,統而巽齊。

[34]慶弔略
慶其所樂,樂而忘形,真情表露;弔其所悲,悲不自勝,真情乃現;內心真情,隱藏不露,動之以情,形其哀樂。真情既現,不難駕馭。

[35]闢闔略
闢是開,闔是關,一開一關,兩相對待。如同住一屋,屋有二門,一開一關,獨門出入。既便管理,又便聯繫。

[36]鉤拒略
鉤是探討別人隱衷,拒是彌縫自己過失,一則探討,一則彌縫,兩相對待。觀察他人,聽到奉承話,眼神會向上飛揚,聽到批評話,眼神會向下沉滯,這是鉤的應用。拒則聽到他人的奉承話或批評話,自己的眼神不變,使人莫測高深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