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與裴迪秀才書 王維

北涉玄灞(玄,黑色;灞水,出陝西藍田縣),清月映郭。夜登華子岡(輞川十二景之一),輞水(輞川)淪漣(小水波),與月上下。寒山遠火,明滅林外。深蒼寒犬,吠聲如豹。村墟(村落)夜舂(夜晚舂米),復與疏鍾(疏落的鐘聲)相間。此時獨坐,僮僕靜默,多思曩昔(昔日)攜手賦詩,步仄徑(狹窄小路),臨清流也。
當待春中(春天之時),草木蔓發,春山可望,輕鰷(ㄊ|ㄠˊ;魚名,形狹長,側扁而薄)出水,白鷗矯翼(舉翼),露濕青皋(水澤邊地),麥隴(麥田)朝雊(ㄍㄡˋ;雄雉鳴叫;朝,清晨)。斯之不遠,倘能從我游乎?非子天機(天然的神機)清妙者,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?然是中有深趣矣,無忽(勿忽視)。 因馱(背負)黃檗人往(請託背黃檗藥的挑夫帶信給你;黃檗,ㄅㄛˋ,藥名,又稱黃柏),不一(尚有許多話想說,不一一細述)。山中人王維白。
***寫作背景***
裴迪早年與王維友善,隱居終南山,均信佛參禪。開元末年,王維購得宋之問 輞川別業,裴迪時來造訪,一起遊山玩水,彈琴賦詩。二人均以相互酬唱贈和為樂本篇即是王維由外地返回藍田山 輞川別業時,寫給裴迪的一封書信。文以寫景為主,駢散相間用字簡潔,具體描繪藍田寒冬及來春,及白晝景色不同。掌握聲色光影的描摹,情景交融,流溢著詩情畫意,誘發好友之雅興,達成邀遊的目的。日後同學欲遊好友同遊可仿此文書寫。
***延伸思考***
你有沒有知己,你們如何維繫友誼?
是否有上山賞夜景的經驗?看到什麼?聽到什麼?聞到什麼?又感覺如何?
冬天和春天的景色有何不同?
如果有機會讓你選擇居住的地方,你希望住在哪裡?環境有何特點?
***王維生平軼聞***
篤志好佛
晚年息心世表。
「晚年惟好靜,萬事不關心。」(酬張少甫)
「世事浮雲何足問,不如高臥且加餐。」
(酌酒與裴迪)
愛好山水自然
得宋之問 藍田別墅於輞川,地奇勝,有華子岡、竹里館、辛夷塢、柳浪等地,王維在這裡找到了隱身之處,遠離塵囂,與裴迪悠遊其中,賦詩相酬為樂。
詩中有畫
王維既是詩人,也是藝術家,其畫重氣韻而輕形似,富含詩意,而其詩更以極少的文字,寫出無盡的自然風光,一幅幅山水田園圖,於是躍然紙上。「木末芙蓉花,山中發紅萼,澗戶寂無人,紛紛開且落。」(辛夷塢)「秋山斂餘照,飛鳥逐前侶;彩翠時分明,夕嵐無處所。」(木蘭柴)「木閒佳花落,夜靜春山空;月出驚山鳥,時鳴春澗中。」(鳥鳴澗)有聲有色,有靜有動,讀者彷彿聞到了花香與芬多精,置身山水中。
與裴迪的深厚情誼
在王維的詩中,常可見與裴迪的真摯情感。二人心志相合「復值接輿醉,狂歌五柳前。」(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)共享人間樂事,是一對良朋佳友;分離時,常相想念「相億今如此,相思深不深。」(贈裴迪);相處時,不忘輕鬆戲謔「猿吟一何苦,愁朝復悲夕。莫作巫峽聲,愁斷秋江客。」(聞裴秀才迪吟詩因戲贈),裴迪吟詩聲調怪,王維以巫峽猿啼比之,幽好友一默。王維得裴迪一知己,浮舟嘯詠,彈琴賦詩,山中賞景,皆不孤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