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April 21, 2008

哈佛的幸福課

出人意料,哈佛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是'幸福課',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《經濟學導論》。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,名叫泰勒‧本‧沙哈爾。他堅定地認為: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,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,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。他甚至從漢堡裡總結出四種人生模式。

四種人生模式

當年,為了準備重要賽事,除了苦練外,本‧沙哈爾須嚴格節制飲食。開賽前一個月,只能吃最瘦的肉類,全麥的碳水化合物,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。比賽一結束,他幹的第一件事,就是奔到自己喜愛的漢堡店,一口氣買下4只漢堡。望著眼前的漢堡,他突然發現,它們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,可以說,代表著4種不同的人生模式。

第一種漢堡,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隻,口味誘人,但卻是標準的'垃圾食品'。吃它等於是享受眼前的快樂,但同時也埋下未來的痛苦。用它比喻人生,就是及時享樂,出賣未來幸福的人生,即'享樂主義型'

第二種漢堡,口味很差,裡邊全是蔬菜和有機食物,吃了可以使人日後更健康,但會吃得很痛苦。犧牲眼前的幸福,為的是追求未來的目標,即'忙碌奔波型'

第三種漢堡,是最糟糕的,既不美味,吃了還會影響日後的健康。與此相似的人,對生活喪失了希望和追求,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,也不對未來抱期許,即'虛無主義型'

會不會還有一種漢堡,又好吃,又健康呢?那就是第四種'幸福型'漢堡。一個幸福的人,是既能享受當下所做的事,又可以獲得更美滿的未來。

蒂姆的故事

本‧沙哈爾經常講'蒂姆的故事'。蒂姆小時候,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。但自打上小學那天起,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開始了。父母和老師總告誡他:上學的目的,就是取得好成績,這樣長大後,才能找到好工作。沒人告訴他,學校,可以是個獲得快樂的地方;學習,可以是件令人開心的事。因為害怕考試考,好擔心作文寫錯字,蒂姆背負著焦慮和壓力。他天天盼望的,就是下課和放學。

漸漸地,蒂姆接受了大人的價值觀,雖然不喜歡學校,但還是努力學習。成績好時,父母和老師都誇他,同學們也羨慕他。到高中時,蒂姆對此深信不疑:犧牲現在是為了換取未來的幸福。他安慰自己:上了大學,一切就會變好。

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,蒂姆長長舒了一口氣:現在,可以開心地生活了。但沒過幾天,那熟悉的焦慮又捲土重來。大學4年,蒂姆依舊奔忙著。他成立學生社團,做義工,參加多種運動項目,小心翼翼地選修課程,但這一切完全不是出於興趣,而是這些科目,可以保證他獲得好成績。

大四那年,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錄用了,他又一次興奮地告訴自己,這回終於可以享受生活了。可他很快就感覺到,這份每週需要工作84小時的高薪工作,充滿壓力。他又說服自己:沒關係,這樣干,今後的職位才會更穩固,才能更快地升職。

經過多年的打拼,蒂姆成了公司合夥人,擁有了豪宅、名牌跑車。他被身邊的人認定為成功的典型。可是蒂姆呢,卻無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,他乾脆用酗酒、吸毒來麻醉自己,盡可能延長假期,在陽光下的海灘一待就是幾個鐘頭。起初,他快活極了,但很快又感到厭倦。

幸福的假象

為什麼當今社會有這麼多'忙碌奔波型'的人呢?本‧沙哈爾這樣解釋:因為人們常常被'幸福的假象'所蒙蔽。

十多年前,本‧沙哈爾遇到過一個年輕人。他是律師,在紐約一家知名公司上班,並即將成為合夥人。坐在他的高級公寓裡,中央公園的美景一覽無餘。年輕人非常努力地工作,一周至少干60個小時。早上,他掙扎著起床,把自己拖到辦公室,與客戶和同事的會議、法律報告與合約事項,佔據了他的每一天。當本‧沙哈爾問他,在一個理想世界裡還想做什麼時,這名律師說,最想去一家畫廊工作。但如果在畫廊工作,收入會少許多,生活水平也會下降。他雖對律師樓很反感,但覺得沒其他選擇,因為被一個不喜歡的工作所捆綁,每天並不開心。

本‧沙哈爾認為,這些人之所以不開心,並不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,而是他們的決定,讓他們不開心。因為他們把物質與財富,放在了快樂和意義之上。

可以想像,一個因為家長的壓力而學法律的人,是無法在其中找到長久快樂的;相反,如果是基於對法律的熱愛而成為律師的話,那他在維護公義的同時,也會覺得很幸福。

幸福守則

幸福的人,會在不同的事裡找到意義。如創業、當義工、撫養子女、行醫、甚至是打掃環境、做家事。重要的是,選擇目標時,必須確定它符合自己的價值觀、愛好,符合自己內心的願望,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標準,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。'真我的呼喚',就是使命感。

本‧沙哈爾希望他的學生,學會接受自己,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'完美主義',要'學會失敗'。本‧沙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士:

1、遵從你內心的熱情。選擇對你有意義並能讓你快樂的課。

2、多和朋友們在一起。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,親密的人際關係,是你幸福感的信號。

3、學會失敗。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。

4、接受自己。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,然後問自己,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兒。

5、簡化生活,求精而不在多。

6、有規律地鍛煉。每週只要3次,每次只要30分鐘,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。

7、睡眠。雖然有時'熬通宵'是不可避免的,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會使你更有效率、更有創造力,也更開心。

8、慷慨。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,也沒有太多時間,但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。'給予'和'接受'是事情的兩個方面。當我們幫助別人時,我們也在幫助自己;當我們幫助自己時,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。

9、勇敢。

10、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,始終保持感恩之心。



摘自 文╱董月玲&張開平

Thursday, April 10, 2008

要鑽石,也要智慧



在不景氣的現在,要賺個一、二十萬元,真的很不容易,很多人失業在家,縮衣節食地度日,苦苦撐著,比起以前經濟大好時的情景,真有天壤之別。

去看場電影吧!咦,「布萊德.彼特」是好萊塢的大明星耶!他主演過「大河戀」、「真愛一世情」、「危險情人」......又屢次在全球最性感男人票選中(戴銳斯國際的全球調查)名列前茅,真是個有特殊魅力的藝人。

幾年前,咱們台灣賣的豐田(TOYOTA)汽車,也曾經以「天價」的酬勞,邀請布萊德.彼特為新款車Altis做廣告,以爭取年輕客戶群。至於「天價的酬勞」,到底是多少錢呢?據了解,布萊德.彼特撥出了四個工作天,一天拍平面廣告,三天拍電視廣告,他的酬勞是「四百萬美元」,折合新台幣約「一億兩千萬元」!

是不是嚇一跳?四天,立刻賺進一億兩千萬元,怎麼會有這種事?那豐田汽車答應了嗎?

當然答應了,而且還派了一大堆人伺候他,不敢怠慢!而當廣告播出後,豐田汽車的銷售量與金錢回收,也大大超過預期。

我在想,四天賺進一億兩千萬元,換成是咱們陳水扁總統,以減薪後的月俸「四十四萬多元」來計算,他必須不吃不喝,連續當「二十四年的總統」,才會有同樣的收入啊!

多年前在蘇格蘭的一個濕冷午夜,有兩萬多名拳擊迷,擠進亨登公園的一座戶外擂台,等著欣賞世界重量級拳王「泰森」的拳擊賽。

那夜,是個寒風刺骨、又下著毛毛雨的晚上,所有拳擊迷都精神抖擻地期待一場高水準的拳擊賽。泰森,是美國籍的前世界拳王,他在英國比賽的第一場時,於第二回合就擺平對手;而這場比賽,預定有十回合,大家很想看看,泰森能不能再擊敗新對手沙瓦雷西?

比賽一開始,泰森就以炯炯的眼神,專注地看著沙瓦雷西;其實,沙瓦雷西有一百九十六公分高,是個很難對付的對手。然而,「一上場,就是廝殺的開始」;開賽才十二秒時,泰森即看準對方,狠狠地以一記左鉤拳,打在沙瓦雷西的臉上,沙瓦雷西踉踉蹌蹌倒退幾步,跌坐地上,花了五秒鐘,才掙扎地爬了起來。

此時,泰森絲毫不放鬆,繼續揮出重重的拳頭!裁判眼看沙瓦雷西像練拳的「沙袋」、「肉包」一樣,一直挨打,趕緊宣布比賽結束!可是,泰森仍然繞過裁判,又向對手揮了兩拳;這時,裁判立刻推開泰森,再次大聲宣布--比賽結束。

「啊?比賽結束啦?......怎麼這麼快,才三十八秒而已?」現場兩萬拳擊迷,莫不跺腳、唉聲嘆氣,也發出了陣陣噓聲!

才「三十八秒」,泰森就輕鬆打敗對手,也立刻賺進「八百萬美元」,約新台幣「兩億四千多萬元」!是布萊德.彼特拍廣告酬勞的「兩倍」--兩億多!而這是阿扁總統不吃不喝,要連續當「四十八年總統」,才能賺到的薪水!

當然,人生的價值並不是以「賺錢的多寡」來衡量,然而,出身貧民窟長大的泰森,豈是一夕成名的?他豈不是苦練一生,不斷地煎熬自己、鍛鍊自己,才有上台一較長短的機會、才能享有「拳王」的美名?而從小窮困不已的布萊德.彼特,豈不也是不斷地虛心求教、天天磨鍊演技,處處找尋機會、抓住機會,才有一展身手、財源滾滾而來的好運?

人,愈努力,運氣愈好,好運愈多!

人,有失敗的勇氣,才有成功的希望!


我們或許會身陷在迷漫的雲霧中,混沌不明;但,有句話說:「穿過重重雲霧才是你」--一個頂尖傲群、卓然有成的你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國立藝專影劇科畢業的李安,算是我的老學長,他對電影十分熱愛,一心想當導演。他在留學美國畢業後的日子裡,沒有工作,多年只靠老婆的薪水過日子,自己在家裡做家事,並研究電影;凡是有關電影的情節、拍攝手法、新科技、新創意......等等,他都一一剪報、潛心研讀、用心揣摩。正因為李安的堅定意念、充實的專業新知,加上太太的肯定,以及貴人和機會的相助,終於使他成為「國際級的大導演」!

所以,失業,不要灰心,人生還是彩色的!

貧困、挫折,不要絕望,人生依然充滿希望!

所有「白手起家」的企業家,不都是走過極為清寒、困頓、飢餓的日子?只要我們「努力愈多,好運愈多--我是拳王啦!」

以「陽光態度」,掃除「灰色思想」,咬緊牙關、努力打拚,再苦的日子也終將過去!只要努力,苦難絕不會是永久的名詞啊!

我們都看過人家打太極拳或練拳腳功夫。練功的人,首先要學的就是「蹲馬步」;馬步要蹲得穩、蹲得有架式,才能開始慢慢學習招式和武功!

人也是一樣,必須踏實地打下穩健的基礎,才有可能以奇招致勝!

不過,在挫折、苦難之時,正是磨鍊自我、深打基礎的契機;在窮困潦倒之時,也是上天有意的試煉與考驗!只要能「蹲好馬步」,琢磨出屹立不搖的性格,也就可以淬鍊出「炫人眼目的絕世功夫」啊!


我永不忘記一前輩告訴我的一句話:「當我們在休息的時候,我們的對手卻正在進步啊!」所以,我提醒自己--

「蹲好馬步」、心存「陽光態度」,人,才會不斷進步!
「歪斜馬步」、顯出「懈怠態度」,人,就會一直退步!

Wednesday, April 09, 2008

度過生命中的難關



〔調整落差〕

在學校裡,自己的成績好,也只是與同班同學相比。
出了社會,自己的工作的成績,是與不同國家、不同年紀、不同背景的人比。可能一下子會有很大的落差。
你可能說,人生不是比來比去的。
但是好朋友一定要跟你說,你可以不比,不過你不能不知道:你究竟輸在那裡?
找到一群可以幫助你成長的好朋友和聰明的競爭者,你就贏了別人好幾步。 有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者說過:「今天每一個家長都會說,『孩子,我要你贏!』但是,卻很少有家長教導說,『孩子,你該怎麼輸!輸的原因怎麼檢討出來!怎麼原地爬起來!怎樣渡過人生的各種難關


〔永遠不要說---我已經盡力了!〕

我們可以安慰受挫折的朋友:『你已經盡力了!』
但當我們說出『我已經盡力了!』時,任何人都可以質疑你。
人們會問:『喔!真的嗎?如果你是這麼盡力,為什麼成果是如此不堪!!』
如果你真的已經盡力了,那萬一下一次不能再加力,那成果豈不更糟?!
通常,只有失敗者、逃避者,才會大言不慚地說:『我已經盡力了!』
社會上的人,很務實地,從來就不會諒解一個一味地說『我已經盡力了!』的人!
你要不相信,換個說法,說『對不起!我應該可以做的更好的!如果能再有機會,我一定盡力做好!』你將發現,機會將源源而至。 再提醒一句,說『我已經夠認真了!』、『我真的很不錯!』,跟說『我已經盡力了!』,有異曲同工之「壞」結果。


〔好習慣〕

好的人格又是如何培養的呢?簡單說,就是多多培養一些好習慣。以下列舉21種可以改變人生的好習慣。
1 當一個人生活枯燥的時候,他忘了用心體會是一種習慣。
2 當一個人覺得人生乏味的時候,他忘了培養幽默是一種習慣。
3 當一個人體力日差的時候,他忘了運動建身是一種習慣。
4 當一個人工作疲憊的時候,他忘了認真休息是一種習慣。
5 當一個人孤傲狂放的時候,他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種習慣。
6 當一個人志得意滿的時候,他忘了謙沖為懷是一種習慣。
7 當一個人錢不夠用的時候,他忘了投資理財是一種習慣。
8 當一個人覺得工作低迷的時候,他忘了激勵自己是一種習慣。
9 當一個人懷疑自己的時候,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種習慣。
10 當一個人忽略家人的時候,他忘了愛與關懷是一種習慣。
11 當一個人渾噩度日的時候,他忘了閱讀好書是一種習慣。
12 當一個人忙於工作的時候,他忘了安排休閒是一種習慣。
13 當一個人目中無人的時候,他忘了不斷學習是一種習慣。
14 當一個人服務不佳的時候,他忘了讓顧客滿意是一種習慣。
15 當一個人慌張失措的時候,他忘了萬全準備是一種習慣。
16 當一個人推諉責任的時候,他忘了勇於承擔是一種習慣。
17 當一個人腸枯思竭的時候,他忘了轉型思考是一種習慣。
18 當一個人沮喪失意的時候,他忘了檢討改進是一種習慣。
19 當一個人畏懼調職的時候,他忘了提昇自己是一種習慣。
20 當一個人溝通障礙的時候,他忘了真誠傾聽是一種習慣。
21 當一個人業績消退的時候,他忘了積極行動是一種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