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y 31, 2007

選定清晰目標

美國一個研究「成功」的機構,曾經長期追蹤一百個年輕人,直到他們年滿六十五歲。結果發現:只有一個人很富有,其中有五個人有經濟保障,剩下九十四人情況不太好,可算是失敗者。
這九十四個人之所以晚年拮据,並非年輕時努力不夠,主要因為沒有選定清晰的目標。

松樹毛蟲集體吐絲在松樹上結網為巢。每當黃昏時刻,牠們就傾巢而出,列隊爬過樹幹,去吃那些充滿汁液的松葉。這些毛蟲在走動時,有一種互相跟隨的本能,頭頭走在前面,後面緊跟著一條條的毛蟲,秩序井然,蜿蜒而行。走在前面的頭頭,一邊爬行,一邊不斷地吐出一條絲。不管牠走到哪裡,絲就吐到哪裡,其吐絲鋪路的目的,就是不論走多遠,都能順著絲路回巢,而不會迷路。

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對松樹毛蟲做了一項實驗。他把一隊的毛蟲引到一個高大的花盆上,等全隊的毛蟲爬上花盆邊緣形成圓圈時,法布爾就用布將花盆上四周的絲擦掉,僅留下花盆邊緣上的絲,並在花盆中央放了一些松葉。松樹毛蟲開始繞著花盆邊緣走,一隻接一隻盲目地走,一圈又一圈重複地走,牠們認為只要有絲路在,就不會迷路。如此走了十天七夜,根本不知道距離幾公分處有豐富的食物,最後終因飢餓而力竭身亡。

許多人跟松樹毛蟲一樣,只會盲目地過日子。他們按照既定的窠臼,每天懵懵懂懂地過日子,如果問他為何如此做,他會說「大家都是這麼做嘛」。一個沒有目標的人,就像一艘沒有羅盤的船隻,迷迷茫茫,隨風飄蕩,非但到不了彼岸,而且極易觸礁而亡。

曲是一種便捷,也是人生的大境界

我曾到磚窯廠打工,負責運土。任務是拉車到一公里遠的採土區,裝滿土再運回窯廠,每天二十車。這段距離是三十度左右的漫長陡坡,光拉空車便很吃力,何況裝滿一車沈重的黃土。

我弓著腰,拚命拽著拉車的背帶,繃緊雙腿、胳膊發麻,兩腿累得直打哆嗦。第一天艱苦地結束了,拖著滿身痠痛到記事板前一看,別人的任務都完成了,我卻才運了十五車。

第二天,鄰居劉大叔看我累得站不直,便示範著說:「先往右斜著走,再往左斜著走,不必太費力就拽上去了。」我看著劉大叔的車轍,一直呈「之」字形,蜿蜒地爬上陡坡,心裏直覺得好笑:這樣比直線至少多走一倍路程,怎能又快又省力?我半信半疑嘗試,果然省力許多,讓我輕鬆拽完二十車黃土。

人生又何嘗不是一段漫長的陡坡?我們筋疲力竭地拚命走直線,企望儘快登上輝煌的頂點,但往往落後於輕鬆走曲線的人。直線並不是最短的距離,曲徑通幽,曲是一種便捷,也是人生的大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