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ren Buffet's Tips On Investment(巴菲特的投資哲學)

- 股市聖經-投資真理,就在於緩慢投資。
- 股神巴菲特在整個事業生涯當中,僅僅做出了十五個投資決定,平均來說,大約每隔兩年半的時間,才會進行一次重要投資。
- 投資心態-減少犯錯機會。
- 「我們避開惡龍,而不會試圖把牠殺死」
(We've done better by avoiding dragons rather than by slaying them.) - 或許錯失許多一戰成名的機會,但至少不會因為犯錯而早夭。
- 投資人要想像自己握有一張『人生決定卡』,卡上只有二○格,每做一個投資決定,就得剪掉一格。」
- 投資就像打棒球,不同的是,你不必害怕遭到三振,而是可以不斷地等待,等到一個軟綿綿的正中直球,再用力出擊!」正因為是等到最佳時機才出手,所以成功機率大為提高。
- 巴菲特的選股邏輯-注重內涵價值。
- 「選股票就是在選企業,並且,這家企業的經營者是你信任且放心的。」
(Look at stocks as business, look for business you understand, run by people you trust and are comfortable with.) - 緩慢投資講求的是以個股內涵價值出發,確定這是一家好公司之後,再看它的股價是否低於內涵價值,正如同巴菲特所說:「選股票其實是在選企業,並且,這家企業的經營者是你信任且放心的。」唯有當你選擇的股票是體質無虞、具備利基,且經營者心態正確之時,才能穩固自己的持股信心,達到緩慢投資的致富目的。
- 研究公司是投資決策當中最重要的一環,更是投資成敗的關鍵。
- 投資目標縮小 ,並且用低價買進。
- 「三不政策」:不好的股票不能買、沒有研究過的股票不能買、研究過但始終搞不太懂的股票,還是不能買。不難體會,當目標鎖定於少數標的,才能精研公司的真正價值,也才能置身於股市波動之外,在緩慢投資當中悠閒、穩當地獲取高額報酬。
- 所謂的「價值投資」,除了要先看個股體質之外,也要評估股價是否遭到低估,「絕對不要指望能夠賣到好價錢!」巴菲特提醒投資人:「重點是買價,要用最誘人的價錢買進,那麼,就算賣出的價錢不怎麼樣,也能創造不錯的投資結果。」
- 巴菲特的應變方式-以不變應萬變。
- 「即使聯準會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的貨幣政策,我也不會改變我想做的事。」
(If FED Chairman Greenspan were to whisper to me what his monetary policy was going to be, it wouldn't change one thing I do.) - 不鼓勵隨便賣出持股,「我一向認為自己能賺更多的錢,但我也從不急於賺錢。」
- 既然自己對手中持股的經營者、競爭優勢與營運利基具有高度信心,那麼就能信賴他們因應環境變化的能力,「我們最喜歡的持有期,就是永遠。」巴菲特的這句名言或許誇張了些,但已能清楚看出他緩慢佈局、靜待獲利的投資理念。
- 巴菲特的生活態度-金錢絕非萬能。
- 「錢可以使你的生活環境變得稍微有趣一些,但它無法使更多的人愛你。」
(Money sometimes lets you be in more interesting environment. But it can't change how many people love you or how healthy you are.) - 緩慢投資的觀念之所以重要,除了是能讓你的投資決策在沉靜的氛圍中維持理性,同時,也能讓你的生活不被瞬息萬變的盤面變化所干擾,在兼顧投資績效之下,維持暢快寫意的生活品質。就是基於這種價值觀,才引導出巴菲特的緩慢投資哲學,這種兼顧生活品質與投資績效的投資策略。
- 巴菲特的師父-葛拉罕的投資基本原則:「總有一些時候,你會找不到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,此時,不妨就到海邊走走吧!」
- 投資理財往往是欲速則不達,愈是心急,愈有可能犯下錯誤,而只有把心情放輕鬆,維持理性原則,才有可能選出真正優質的投資標的。記住,緩慢投資之所以容易成功,就是因為它讓你生活步調放慢,於是你有足夠的冷靜可以避開惡龍,抓住讓你長期穩定獲利的金雞母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